- 斋
- (齋, 斋) 古祭祀前整潔身心, 以示虔誠。 《呂氏春秋‧正月紀》: 〝天子乃齋〞。 注: 〝《論語》曰: 齋必變食, 居必遷坐, 自禋潔也〞。 《易‧繫辭上》韓伯康注〝聖人以此齋戒〞說: 洗心叫齋, 防患叫戒。 後為道教繼承發展, 作為修道成仙的重要一環。 《雲笈七籤》卷三十七〝齋戒敘〞謂入靜修真, 要資齋戒。 同卷〝齋直〞引《三天內解經》: 〝學道首先就在於齋, 外則不染塵垢, 內則五臟清虛, 降真致神, 與道合居〞。 南宋王契真編《上清靈寶大法》卷五十六: 〝三日以上, 方謂之齋〞。 指施捨給道士的財物飯食為齋。 《唐六典》四《祠部郎中》: 〝凡國忌日, 兩京定大觀寺各二, 散齋, 諸道士女道士及僧尼皆集於齋所〞。 稱謂, 名詞。 《無上玄元三天玉堂大法》: 清心謂之齋。 《度人經集注》: 齋者, 謂身無雜務, 心不外想, 內外清虛, 抱元守一。 一種修持方式。 《玉清無極總真文昌大洞仙經》: 齋者, 齊也。 言潔齊心地, 靜定安慮, 毋使雜亂。 古人三日齋、 七日戒, 又曰齋戒沐浴可以祀上帝。 蓋齋者, 夷心。
Explanatory dictionary of Taoism. 2013.